目录
概述编辑本段
阴道前庭大腺炎: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的单侧或双侧前庭大腺或腺体导管 的炎症。
好发于单侧或双侧前庭大腺的炎症性疾病,由 多种病原体所致
病因编辑本段
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等,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原体。此外还有厌氧菌,其中又以类杆菌最多见,因为类杆菌属是正常阴道寄居者,感染机会较多。本病常为混合感染,多发生在生育期。
流行病学编辑本段
约有2%的妇女在会发生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幼女或绝经后妇 女少见
病理编辑本段
病原体所致前庭大腺导管炎症,开口处白色小 点,腺管开口因肿胀或渗出物阻塞而不能顺畅 引流,可出现脓肿
临床表现编辑本段
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有 时会致大小便困难
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
脓肿出现时疼痛加剧,局部触及有波动感 的脓肿
严重者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腹股沟淋巴 结增大
影像表现编辑本段
发生于阴道下段周围的有壁强化的囊性病灶
CT表现:阴道下段周围囊性病灶;增强后病灶周缘强化
MR表现:T1WI:因囊肿内蛋白或出血所致信号不均, 增强后边缘不规则强化;T2WI:阴道下段有清晰的高信号壁的囊性 病灶,可出现气液平,周围软组织因肿胀 可呈高信号
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前庭大腺癌:有特征性的软组织肿块
前庭大腺囊肿:薄壁,边缘清晰,未见强化;
炎性包裹性囊肿:活动性的质硬病灶,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
并发症编辑本段
脓肿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偶可向后侧方向播散,形成直肠周围脓肿,有时甚至向直肠溃破。脓肿切开排脓后,多数脓腔可完全闭合而痊愈,但偶亦可形成瘘管,不断有少量分泌物排出,触诊时可扪到小而硬的硬结,有轻微压痛,挤压时有时可从瘘口流出脓液。有时瘘口自行封闭或狭窄,又可蓄积脓液而再次形成脓肿,亦可能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后,由于腺管口阻塞,腺内分泌液不能排出而潴留,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治疗编辑本段
急性期可用抗生素肌注或口服,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坐浴或热疗法。脓肿形成后,可在大阴唇内侧波动明显处作一弧形切口排脓。需注意排脓应彻底。较大的前庭大腺囊肿应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编辑本段
保持外阴清洁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每日清洗外阴,不穿尼龙内裤,患外阴炎时及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前庭大腺炎的发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