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男67例,女59例,年龄36~75岁,病程0.5~3年。轻度73例,中度41例,重度22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其中男35例,女34例,年龄36~74岁,病程0.5~3年。轻度36例,中度23例,重度10例。对照组67例,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龄36~75岁,病程0.8~3年。轻度37例,中度18例,重度1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36例患者均给予雾化、平喘、抗感染、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咳嗽和喘鸣缓解,没有呼吸困难发生,肺部哮鸣减少。护理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1.2.2.1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教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原因、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并简单的介绍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培养患者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依据病情、病程和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增加患者的信心。
1.2.2.2环境干预
给予患者舒适的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维持室温,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禁止家属在患者生活区域吸烟,减少花粉、羽毛、棉絮等过敏原。鼓励患者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1.2.2.3饮食干预
患者减少牛奶、海鲜和辛辣食物等食物,不要吃雪糕、碳酸饮料等冷饮以及含有色素及防腐剂的食物。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适当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
1.2.2.4用药干预
给家长讲解用药治疗的必须性,遵医嘱用药,及时服药,告诉患者各种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应该注意用药的效果并要求患者定期检查、及时复诊,减少具有诱发哮喘的药物。
1.3观察指标
调查1年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宣传教育的满意度等,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次数。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满意55例,较满意7例,一般5例,不满意2例,其中满意率为79.7%;对照组满意24例,较满意17例,一般12例,不满意14例,其中满意率为64.2%;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为慢性呼吸道疾病,与环境污染、气候的变化等因素关系密切,而且哮喘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治疗重点是控制哮喘发作次数,降低或发作程度,维持较好的肺功能状态。目前该病的治疗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很难以有效的控制。因治疗需要患者了解哮喘的病因、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做好日常护理,注意季节保暖,避免感染,注意营养膳食;同时注意药物的选择、减少诱发因素,并做好心理干预。支气管哮喘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次数和强度比较重要。本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通过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组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哮喘复发率。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能较好的协调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和战胜疾病,使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注意营养膳食,适当的锻炼,可以较好的增加免疫功能。同时注意舒适的室内环境,另外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重要一步,及时了解药物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副作用,减少诱发因素,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总之,通过合理护理干预,从单纯的药物转变为药物治疗结合合理的护理,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