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疖

-浩先森strong、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97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温馨提示:抵制诈骗,加强自我保护,以任何理由索取财物,均涉嫌违法,请提高警惕!
汪护士让你的护理工作变得更简单 | 汪护士官网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来源

每天12:00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来汪护士找资料

简要介绍 鼻疖

鼻疖是指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为单侧性。有时也可发生于鼻尖和鼻翼处。常可因挤压,感染发生扩散,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多数因挖鼻,拔鼻毛使鼻前庭皮肤损伤,金黄色葡萄球菌乘机而入,以致发生化脓性感染;慢性鼻前庭炎易继发鼻疖;糖尿病病人及一般抵抗力低下者也易患此病。  

主要病因

多因挖鼻或拔鼻毛不良习惯,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细菌从皮肤毛囊根部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化脓感染。糖尿病或体力衰弱者较多见,并易反复发作。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1、局部红肿、胀痛或跳痛,可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
2、病变局部隆起,周围浸润发硬、发红;疖肿成熟后顶部有黄白色脓点,溃破则流出脓液,有时排出黄绿色脓栓。
3、严重者可致上唇及面部蜂窝组织炎,出现上唇、面部、下脸等处肿痛;可有畏寒,发热、头痛,甚至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因鼻部血管丰富,且与海绵窦相通,属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当鼻疖扩展或因挤压,可发生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cavernoussinusthrombosis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病。

病理生理

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机理:疖肿被脐压或不慎被撞击,使感染沿鼻前庭和上唇丰富的血管网扩散;由于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正逆向流动,故疖肿扩散经小静脉流入内眦静脉,又经眼上、下静脉逆向流动汇入海绵窦而发病。

诊断依据

1、病者有挖鼻、拔鼻毛、鼻外伤、鼻腔疾病其他慢性疾病史。
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

用药原则

症状轻,病源小可口服抗生素,局部涂碘酒或消炎膏,症状重,有高烧、全脸部红胀时,要静脉滴入广谱大剂量抗生素治疗预防发展为脑膜炎、败血症。

用药提示 金黄色葡萄球菌

鼻疖是指鼻孔附近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所发生的急性化脓感染。因部位近“人中”穴,故俗称“人中疗”。如果经常用手指挖鼻孔、拔鼻毛或捏挤鼻尖及周围的粉刺,就容易使毛囊、皮脂腺遭受细菌感染,进而发展为鼻疖。

鼻疖起病初期,局部有胀痛、灼热及红肿现象,继之出现跳痛,并有明显的触痛及隆起。当脓成熟后,顶部出现黄白色斑点。临床上表现为高热,寒颤,剧烈头痛,患侧眼睑及结膜水肿,眼球突出固定甚至失明,如不及时治疗可累及对侧,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或留下眼和脑的后遗症。
1、要注意保护面部清洁,纠正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习惯,减少皮肤感染机会。
2、鼻疖一旦形成,严禁挤压,对末成熟者忌切开,以免炎症扩散。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发病疑与全身慢性疾病有关,病情蔓延并发上唇及面部蜂窝组织炎,或引起海绵窦血栓维静脉炎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A”、“B”、“C”。

检查项目

外鼻皮肤充血肿胀,丘状隆起,周围浸润发硬、发红、颌下淋巴结常肿胀疼痛。疖肿成熟后可见黄色脓栓。

鉴别诊断 鼻腔结构

需要区分鼻疖和鼻腔庭囊肿。
首先从病因上有区别:鼻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而鼻前庭囊肿是由于粘液腺开口堵塞而引起的粘液腺潴留引起的;从病程上看,鼻疖是急性的,而鼻前庭囊肿是慢性的;症状也不同,鼻疖多有疼痛明显,而鼻前庭囊肿,般是无痛性的。但是如果鼻前庭囊肿发生感染的话,也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

治疗原则 鼻腔结构

1、控制感染,预防颅内并发症发生。严禁挤压疖肿,疖未成熟时忌作切开引流。
2、疖肿未成熟者,局部热敷、超短波、透热疗法,促进疖法,促进疖肿成熟穿破。
3、疖肿已成熟者,待疖肿自行穿破或用探针蘸少许纯石炭酸腐蚀脓头,促使其破溃排脓,亦可用尖刀将脓头表面薄层皮肤轻轻挑破,取出脓栓排出脓液。
4、脓肿穿破后,清除脓痂,以利引流。
5、足量应用抗生素。
6.对症处理。

治疗方法

严禁挤压,未成熟时切忌切开,及早大力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轻者局部涂用10%鱼石脂甘油或软膏。亦可局部湿热敷或理疗。严重者首选青霉素大剂量注射,无效时再改用其他抗生素(先锋霉素)。疼痛者给予止痛剂。疖肿已有脓栓者,般不作切开以免炎症扩散,可用纯石碳酸或%硝酸银腐蚀脓头,促进脓栓排出,局部涂以抗生素软膏。对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败血症的患者,应予住院治疗,静脉滴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切不可掉以轻心。对反复发生者应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并积极治疗鼻腔疾病,以去除病因。

1、疖未成熟者,或局部热敷,或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以消炎止痛;用10%鱼石脂甘油棉栓或软膏敷其表面,促其成熟穿破;同时应给予足量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剧痛者可适当服用镇痛剂。

2、疖已成熟者,可待其穿破或在无菌操作下用小探针蘸少许纯碳酸或15%硝酸银腐蚀脓头,促其破溃排脓,亦可以尖刀挑破脓头后用小镊子钳出脓栓,也可用小吸引器头吸出脓液;切开时务必不要切及周围浸润部分,切忌挤压。

3、疖溃破后,局部清洁消毒,促进引流;破口涂以抗生素软膏,即可保持伤口不致结痂,达到消炎,促进愈合之目的。

4、适当注意休息,多饮水,通大便。

5、慢性病例和屡发者应排除糖尿病,并加强营养和锻炼。

6、合并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者,必须住院,给予大量抗生素等药物,以及请眼科神经医生协助治疗,切不可疏忽。

疗效评价

1、治愈:发热、疼痛及红肿消退。
2、好转:发热、疼痛消退,炎症局限。

预防方法

戒除挖鼻、拔鼻毛等恶习;积极治疗鼻腔疾病,避免有毒粉尘刺激;患本病时应避免撞击患部,切忌挤压;未成熟者忌行切开,否则将使感染扩散。

自我护理

⑴全身:注意休息,多饮水,忌烟酒,通大便。酌情给予镇痛剂,积极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如果病人出现头痛、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⑵局部:早期局部热敷,每日数次,并配合其它方法促使炎症吸收、局限、溃破、排脓。严禁挤压,未成熟时忌行切开,以免炎症扩散,疖已形成脓点时,如未溃破,经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消毒针头或刀尖挑破脓头,钳出脓栓,不可扩大创口,切忌挤压排脓。

一旦出现疖肿严禁挤压,必须按医嘱使用抗生素,也可以用银花、蒲公英等中药治疗,清热为主,多喝水。若疖肿未成熟可热敷或红外线照射,可在患处涂鱼石脂软膏,使其成熟穿破。若疖肿成熟可待自然穿破或用碘酊消毒后用无菌刀将其轻轻挑破引出脓液,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保护,若并发海绵窦静脉炎必须住院治疗,绝不能疏忽大意。

生活常识 鼻子的结构

鼻疖为什么不能挤?
鼻疖是指鼻孔附近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所发生的急性化脓感染。如果经常用手指挖鼻孔、拔鼻毛或捏挤鼻尖及周围的粉刺,就容易使毛囊、皮脂腺遭受细菌感染,进而发展为鼻疖。鼻疖起病初期,局部有胀痛、灼热及红肿现象,继之出现跳痛,并有明显的触痛及隆起。当脓成熟后,顶部出现黄白色斑点。所谓面部的危险三角是指从鼻梁的根部到两口角之间各画一条线,两口角间也画一条线,这Z样就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三角形区域就叫“危险三’角”,何以危险?是因为鼻部和上唇有丰富的血管网,这些小血管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小血管不同,它没有静脉瓣,血液可以上下流通,而面部的静脉又与颅内的血管网——海绵窦相通。因此,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如发生细菌感染,细菌就很容易沿着血管网扩散,引起面部肿胀。如果细菌沿静脉血液窜入颅内,可以引起颅内感染,严重者危及生命。



在疖肿形成的早期如果用手挤压疖肿或进行不适当的切开引流手术,就有可能促使炎症扩散, 细菌或带菌的血栓就从具外静脉、内毗静脉及 眼静脉而到达海绵窦,形成严重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这时病人就会出现高热、寒颤、剧烈头痛、病侧眼皮及眼结膜高度水肿、眼球突出不能转动,甚而失明,严重者出现昏迷而死亡。小小的鼻疖可以引起这么严重的颅脑并发症,这大概是很多人所未曾想到的。

怎样预防鼻疖乃至面部危险三角的感染呢?
首先要注意保护面部清洁,纠正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习惯,减少皮肤感染机会。长了鼻疖,千万不要用手挤压,要及时应用 抗生素或局部热敷,促使疖肿消散。虽然面部危险三角的感染有一定危险性,但只要处理得当,也就不会有危险了。当然,也不要谈虎色变,鼻子上生个小疖子就害怕得不得了。只要引起足够重视,按正确方法处理,是不会有危险的。

专家提示

外鼻及上唇部血管丰富,疖肿感染扩散,经内眥静脉及眼上、下静脉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可危及生命。故称外鼻及上唇为危险三角,鼻疖应视为一严重疾病。

相关介绍 鼻子的结构

鼻疖肿病的预防及护理
1、普及个人卫生常识,改掉挖鼻和拔鼻毛的习惯。
2、积极防治鼻炎和鼻窦炎。


3、一旦发病,在初、中期切忌暴力挤压。
4、多饮开水。多休息,忌激烈劳动或运动,特别是低头位工作
5、保持大便通畅。忌一切辛辣、 酒类食物。
6、及时换药。局部保持清洁,并注意引流通畅。
7、愈合后,在创口上再贴小膏药或橡皮膏7-10天,以免产生疤痕。

相关条目

肺原性心脏病、大肠杆菌感染、利斯特氏菌病、布鲁斯氏菌病、病毒性出血热、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病、假单胞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菌质体感染、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衣原体感染、克雷伯氏菌感染、腺病毒感染、非典型分枝杆菌病、非典型分枝杆菌病、中耳癌、血管运动性鼻炎、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侵蚀性葡萄胎、分泌性中耳炎、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鼻窦囊肿、鼻中隔穿孔、喉阻塞、链球菌性咽炎、慢性咽炎、噪声性耳聋、鼻疖、先生性耳前瘘管、耵聍栓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腺样体肥大、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疱疹、过敏哮喘、过敏性结膜炎、佝偻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帕金森病、老年性白内障、胰腺炎、肾衰竭、视网膜脱离、静脉炎、骨髓炎、尿道狭窄

作者:汪护士。让你的护理工作变得更简单,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 汪护士【www.nhushi.cn】不忘初心,不弃初念✬

  广告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如有问 题,再加客服微信 在线时间:星期一至六10:30~12:3014:00~18: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领取验证码
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4.99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4.99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10秒左右,请勿关闭此页
「 欢迎使用微信扫一扫通过小程序访问该文章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暖和时-汪护士官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18 W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